军营之星丨用光影记录军营,这是属于“兵记者”自己的故事
作为一名“记者”
他们却不是新闻专业科班出生他们没有光鲜亮丽的外表却品尝过作为记者的种种辛酸苦辣他们不畏高温酷暑不惧风雪严寒祖国大地的座座军营都有他们的身影
他们坚信只有离得足够近才能感知的足够真
无论是抢险救灾一线
还是练兵场和执勤点部队在哪里他们就在哪里
他们倾听基层的声音讲述官兵的故事
他们就是默默无闻的“兵记者”
今天是第21个中国记者节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属于“兵记者”自己的故事
胡振超,武警济南支队“兵记者”。“宇宙不重启,我就不休息!”这是他经常与身边战友开玩笑时说的一句话。推稿到深夜,第二天依旧会“满血复活”的拿着相机到处跑,去记录、去感受,这就是胡振超。
“想要把新闻写得有真实性、有感染力,那就要身临其境的去感受,这样才能写出好作品。”他所创作的每一篇新闻,不只是简简单单的采访,他喜欢挖掘故事,而挖掘故事就要去亲自体会。采访炊事员,他会在厨房操作间里面钻一天;采访驾驶员,他会跟着驾驶员去车场日洗车、检修车辆;采访卫生员,他能在卫生室陪着卫生员忙一天。
身边的战友经常会问他:“你这样不累吗?”他的回答永远都是:“我不觉着累,因为我喜欢记录、喜欢拍摄,喜欢光影下的军营。”
王家福,武警青岛支队“兵记者”。“把镜头对准基层,用镜头记录美好。”这是他始终贯彻的行为宗旨。不管是烈阳当头,还是刮风下雨,部队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官兵在干什么,他就拍什么。
在支队新媒体中心的演播室内,在他的记录剪辑下,一个个精美的访谈节目,一条条贴近基层的军营播报呈现在大家的视野。用质朴的语言,传达真实的情感;用走心的笔触,绘就军人的姿态,他渴望记录每个军旅路上奋斗者的故事,用心写出身边官兵的苦与累,笑与痛,血与汗······
3
宗国昊,武警烟台支队“兵记者”。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以来,他致力于挖掘发现军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心想要通过镜头和文字去表达一种多彩的军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起初的一无所知,跌跌撞撞,再到经受多次历练,他学会用心去思考,用文字去记录。
当一篇篇精心采写的稿件、一张张用心抓拍的瞬间呈现出来时,一条条记录官兵们日常生活的短视频刊发出来后,心底涌出的那份成就感,也许只有自己才能体会。作为“兵记者”,就要无畏前行!
李斌,武警潍坊支队“兵记者”。作为一名直招士官,他入伍后就走上了专业岗位,本以为在专业岗位上能“信手拈来”但学校与部队的差异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但他并没气馁,通过不断地学习,他的进步十分明显。虽然在岗时间不长,但工作上的兢兢业业、刻苦认真,大家都是有目共睹。他始终坚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一定会在自己的‘小岗位’上发挥不一样的‘大作用’。”
彭嘉豪,武警济宁支队“兵记者”。“不认真,标准无从谈起;不勤勉,标准无法保持。”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他喜欢他的工作,喜欢战友们亲切的叫他“军营小记者”。
作为“兵记者”,他与官兵一起摸爬滚打,用镜头记录和传播战友的训练、生活精彩画面,时刻用新闻报道鼓舞官兵斗志,提振官兵士气、每当一篇篇新闻作品受到战友们点赞好评时,当看到官兵、军属朋友圈内转发分享新闻稿件时,这是他最开心的时刻。、
李伟,武警泰安支队“兵记者”。他入伍前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在学校里的他就是新闻社的“元老”,采访是他的兴趣爱好。来到部队,他在军营中发挥着自己的特长。用相机捕捉战友们成长的一个个瞬间,用文字传播军营中精彩的生活。
张华龙,武警威海支队“兵记者”。他是爱好摄影,喜欢发掘身边的人和事,具有一副热心肠。千次镜头定格的是军营的风采,是身边的故事,快门的咔嚓声定格下的是军旅路上战友们最值得怀念的瞬间!
图中这名战友是张华龙的同年兵,器械上不去一直是他心里抹不开的失落,但这一切张华龙都看在眼里,直到一次张华龙碰见他在器械场上加练,灵光一现的想能不能记录下他每次加练的时刻,以后也算是一种回忆。
于是他返身拿出了相机和DV,这一拍就是半年,现在这名战友已经可以保证自己的器械及格,并且为了更好的成绩在训练着。回想之前的时间,那一次次的加练,把手磨破一层又一层的老茧叠加,想过多少次放弃,都是张华龙在鼓励着他,让他可以一直坚持下来。不管时间流逝,相信这份战友情他们会一直铭记心间。
王聿森,武警临沂支队“兵记者”。作为支队的一位老兵,王聿森也是一位坚守岗位十余年的“兵记者”。他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多年,多次随行报道突发任务和大项活动等,在抗洪抢险现场一线,他奋不顾身,跟随特战队员下水,捕捉了许许多多珍贵的镜头。
多年来,他为基层单位带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新闻报道员。从“纸片子、笔杆子”到新建设的融媒体中心,宣传报道方式在变,可王聿森执著追求的心从未改变,跟踪录像、熬夜写稿,他为官兵们的奉献付出定格最珍贵的瞬间。
9
褚皓宁,武警德州支队“兵记者”。今年是他入伍的第四年,作为一名“兵记者”,他的任务就是通过镜头、文字、影像去记录身边官兵的故事。
“新闻如流水,你用0度的感情去对待它,它就像是一块冰;你用100度的热情去对它,它就会立即沸腾!”不是新闻工作科班出身的他,此前对此类工作的经验并不丰富,为了能够写出好的新闻,追踪热点、熬夜加班也是经常事。
每一次在采访时,采访对象都觉得自己很普通,但正是因为他们自己所认为的“普通”,一次次的打动他,让他在工作中时刻感受着自己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激励着他不断进步。即使无功无名,即使相机相伴,但是他甘愿做强军路上的记录者,用镜头去定格强军路上那群最可爱的人。
韩皓,武警滨州支队“兵记者”。让我们来看看,两个月的时间,他是如何从一个刚刚接触新闻报道的“门外汉”,逆袭成为一名基层的“兵记者”。
他有一股不怕吃苦的劲。他从基础知识学习,白天紧抓训练,晚上加班写新闻,利用点滴时间学习新知识。他有一双善于捕捉瞬间的眼睛。他总是穿梭于训练场之间,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让他能够精确捕捉到新闻线索,为官兵代言。
他有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为了找到最佳拍摄角度,草丛里,云梯上,深坑里,到处都有他的身影,不找到最好的素材,他誓不罢休。新闻讲求时效性,每一篇稿件的背后,都是他熬夜加班的成果。也正是有了他们这些人,才有了我们眼中多姿多彩的军营。
11
王禹,武警菏泽支队“兵记者”。身着一样的迷彩,“兵记者”的手中却有着与普通战士不一样的两杆“枪”——相机和笔。
他说:“接触新闻工作已经三年半的时间了,这期间拍摄了无数张照片,也记录下了战友们挥洒汗水,奋力拼搏的很多瞬间,很庆幸,我与他们共同见证了这么多值得难忘的时刻。”
白天,他扛着“长枪短炮”到基层一线采访官兵故事,记录生活点滴,而到了深夜,办公室闪烁的灯光总是与他作伴,为了确保报道的实效性,他经常挑灯夜战到深夜。他是万千普通战士的一员,只因满心的热爱而投入到新闻报道工作中。
12
刘朋宽,武警山东总队机动支队“兵记者”。7年的军旅生涯,与宣传报道工作结缘也有4年,他对照片的构图,色调,踩点,样样精通。有人说,这份工作很辛苦也很枯燥,总是在重复写稿和采访中度过,但他却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每一次采访的收获,汇集成传递能量文字和声音时,就会发现这份工作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在新闻报道员这个岗位上,他学会了用心去观察,用文字去记录,用头脑去思考,用成熟的心态把控文字,直到现在能够独当一面。他用摄影机记录基层官兵感人的瞬间,用键盘和手中的笔写下战友们军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他坚信,只要勤思考、多观察、善总结、常通联,这样新闻路才会越走越宽广。也只有真正热爱并带有责任去对待,才能在美好的军营生活中挖掘各种美好与感动。
他们生活在基层一线
既是普通一兵又是军旅的“记录者”
他们用独特的视角和言语
记录着官兵成长的足迹
见证着部队建设的点滴
他们用镜头捕捉最美瞬间
用文字书写真人真事
今天,让我们为这群
默默无闻的“兵记者”道一声
“你们辛苦了!”
E
N
D
(本文为山东武警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总监制:周显喆
监 制:李庆领 王宜海
主 编:杨一鸣
编 辑:杨 洋
投稿邮箱:sdwj_new@163.com
小编微信:sm20181207